
1984年,四川巫溪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当地的盗窃案件。令人意外的是,窃贼竟然闯入了广播局副局长徐天良的家。事情发生后,徐天良的妻子洪德英急匆匆地拨打了报警电话,焦急地说:“小偷偷走了我公公的救命钱!”
徐天良得知消息后,心急如焚地赶回家,看到妻子时,他立刻问:“铁盒子还在不在?”洪德英摇了摇头,表示铁盒子和里面的东西都被偷走了。徐天良紧紧抓住警察的手,恳求道:“一定要找回我的铁盒子,这对我非常重要。”这让警察感到很困惑,因为按常理看,偷走的“救命钱”似乎更为重要。徐天良的行为引起了周围人好奇,难道铁盒子里藏着什么比钱更重要的东西?
原来,这个铁盒子里,保存着徐天良的军功章,特别是那枚他珍视的特等功勋章。徐天良的身份背后藏着一段辉煌的历史。年轻时,他报名参军,刚满20岁就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。那时的徐天良还无法预见自己将成为一位英雄。
展开剩余79%回想起长津湖战役,徐天良依旧记得当时的严寒。他和战友们在零下几十度的冰雪中,几乎冻得动弹不得。在这场极为严酷的战斗中,许多战友在寒冷中丧命,有的甚至冻得像冰雕一样。当战斗的号角响起,徐天良奋勇冲锋,誓死捍卫自己的阵地和战友的牺牲。
徐天良曾回忆说:“那时我们连罐头和咖啡都没得喝,每天只能吃土豆,冻得牙齿都掉了。”尽管如此,志愿军还是最终击败了敌人,取得了胜利。由于表现出色,徐天良被晋升为排长,并继续在战场上奋勇杀敌。
随着战争的推进,徐天良在一次关键的战斗中,带领队伍追击敌人,成功抓获了60多个敌军俘虏。然而,战斗并没有结束,敌人立即反击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对抗。在朝鲜战场上,志愿军并没有制空权,敌机的轰炸使得徐天良和他的队伍前进的步伐变得异常艰难。尽管如此,他们还是夜以继日地行军,终于赶到了被困的战友身边。
当他们到达时,援救部队大部分都已经遭遇敌人围攻,战斗变得越来越紧张。徐天良指挥队伍坚守阵地,经过数小时的殊死搏斗,成功击退敌军。他个人杀敌30多名,最终因为英勇的表现获得了特等功勋章,成为了二级战斗英雄。
徐天良的成长经历充满了艰辛与挑战。1929年,他出生在四川巫溪县的一个贫困家庭。家境贫困,父母艰难维生。少年时的徐天良,因家里经济困难,不得不做些辛苦工作。而且,那时的社会动荡不安,农村充满了战乱与不安。虽然年幼的徐天良有着强烈的参军愿望,但因为年纪太小,父母始终不允许他参军。
直到1945年,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,徐天良心中对参军的愿望变得愈加坚定。解放战争爆发后,徐天良终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在西南地区剿匪时,他表现出色,迅速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。随着抗美援朝的爆发,徐天良再次应征参战,保家卫国。
战争结束后,徐天良没有急于显摆自己的英雄事迹,而是选择低调返回家乡。在当地广播局工作,他兢兢业业,默默奉献。工作中,他从未炫耀过自己的战功。即便是家人,也不知道他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。那枚特等功勋章和相关证书,都被他珍藏在一个铁盒子里,作为自己最宝贵的记忆。
然而,1984年这场盗窃案彻底改变了这一切。当警察找回了失窃的钱财后,却无法找到那个铁盒子。失望之余,徐天良心急如焚,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个铁盒子,它承载着他一生的荣誉与战友们的牺牲。最终,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,铁盒子被找了回来,功勋章完好无损。
徐天良得知这一消息时,欣喜若狂,眼含泪光。他紧紧地抱着铁盒子,嘴里不断念叨着“感谢,太感谢了。”而当媒体纷纷来采访时,他依旧保持谦逊的态度,表示这些荣誉不属于他一个人,而是属于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。
徐天良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,他依旧过着朴素的生活,甘于平凡,心中只有国家和人民。他的故事也提醒我们,英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勇士,更是那些无私奉献、默默耕耘的普通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